中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為磁浮鐵路的應用迎來了最好時機。科技部首次把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10個專項中的7個定向委托給中國中車來組織實施。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斥資20億元打造的全國首家專業化、產業化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公司——中鐵磁浮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近期在武漢揭牌,這標志著繼中國高鐵之后,中國磁浮鐵路已正式開啟了產業化運營模式。
搭建磁浮鐵路交通體系
據了解,作為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科技部正計劃逐步將一批國家重點計劃項目改由企業組織實施,中國中車因此成為此項改革的第一家試點單位。同時,這也是我國首個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的國家重點項目。
據悉,中國中車宣布,首批啟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與時速200公里中速磁浮列車項目,以及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列車項目。
磁浮列車是由無接觸的磁力支承、磁力導向和線性驅動系統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主要有超導電動型磁浮列車、常導電磁吸力型高速磁浮列車以及常導電磁吸力型中低速磁浮列車。
中國中車總工程師張新寧曾表示,磁浮列車被稱作21世紀生態純凈的交通運輸工具,相比地鐵交通,中低速磁浮具有成本低、行駛穩等特點。地鐵每公里造價約8億元,而磁浮列車每公里只要2億元。由于沒有輪軌的摩擦震動,磁浮車輛在時速80公里運行時的噪音僅為70分貝左右。它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0米,僅為地鐵的1/2。由于磁浮列車消除了輪軌之間的接觸,無摩擦阻力,線路垂直負荷小,時速高,無污染,能源消耗僅是汽車的1/2、飛機的1/4。同時,與國外同類高速磁浮相比,我國新的磁浮列車懸浮能耗將降低35%。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北京交通大學智能系統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賈利民是中國高速磁浮項目的主要頂層設計者,他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啟動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項目,采用的是被驗證過的、最成熟的常導磁浮技術。這些面向五年后未來高鐵的技術研制出來后,將可以改變我國高鐵當前的安保、組織運輸和運維的模式,而且我國的高鐵將不受亞歐大陸各種不同軌道交通制式的限制,可一路從亞洲直通歐洲。
賈利民強調,我國還將建立新一代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核心技術體系及標準規范體系,引領高鐵未來的技術革新。最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項目要完全實現全鏈條的產業配套。這幾個方面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做到的。
磁浮項目戰略意義重大
盡管在期待和興奮之余,市場上也不乏對發展磁浮鐵路有成本效益和安全性方面的憂慮和爭議,但賈利民認為,中國發展磁浮鐵路的戰略意義遠大于經濟價值。
賈利民強調,磁浮交通的經濟價值還在于通過磁浮技術的研發帶動我們國家基礎工業和基礎技術的發展。另外,磁浮技術涉及稀土、永磁、復合等多種基礎材料,這些都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占據這個技術的制高點能帶動對我國有戰略意義的其他基礎工業的發展。再者,高速和時速2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與輪軌系統相比,在實現點對點大容量客運服務方面也有特殊的優勢。另外,目前對于高速磁浮而言,我們現在更優先考慮的是其戰略意義和宏觀經濟意義,然后才是微觀經濟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向記者表示,看好“快速又安靜”的中低速磁浮鐵路在中國的發展。去年10月,中國工程院25位院士、專家聯名上書,建議國家加快中低速磁浮鐵路的推廣應用,他是參與者之一。他認為,推進磁浮交通在城市繁華區、旅游風景區和城際客運線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與現有軌道交通形成互補,發揮各自優勢。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約55%,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90%的水平,發展空間巨大。目前,國內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中城市有133余個,人口在50萬到100萬的中等城市有103個,其中具備修地鐵條件的大城市僅30余個,多數中小城市迫切需要發展新型軌道交通,緩解交通擁堵問題。顧國彪認為,中低速磁浮鐵路,憑借其成本低、環保等優勢,無疑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此外,國內還有170個5A級旅游景區,也可發展中低磁浮鐵路實現精準運輸。
顧國彪坦言,我國磁浮技術目前已實現從研發到應用全覆蓋,成為世界少數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在全國推廣的時機和條件已成熟。但發展磁浮交通,不僅要有勇氣、決心,更要腳踏實地,把源頭設計擺在重要位置;還要分清時機,避免一哄而上,同時要注重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配合。